春天一到,家庭群和朋友圈就会被老人们狂刷一遍“如何让宝宝长高”的文章,生怕错过了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的这趟“快车”。
的确,春天是个长高高、长肉肉、长壮壮的大好时节。
WHO在成长统计中发现儿童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季节性,春三月里,身高的增长要比其他季节更快。
但有很多家长,想尽各种办法给宝宝补钙,但都没效果,这是为什么呢?
因为补钙的同时,除了需要搭配它的好兄弟维生素D,还要注意下面这些小细节:
维生素D的作用
1、维生素 D 可促进钙的吸收。
2、维生素 D 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健康。
3、维生素 D 有助于骨骼形成。
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牙科学校(Manitoba's dental school)的一项新研究表明,孕期女性的低维生素D水平将拉高孩子的龋齿风险。
细节你get了吗?
1、补钙含量一次不能太多
一次摄入过多的钙,无法完全吸收,而且会影响胃肠道功能,有研究显示,一次服用200mg,一日500mg及以下时,吸收效果最好。所以要想钙元素吸收好,少量多次会更好。
2、避免蔬菜和钙一起吃
蔬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、植酸等物质,会与钙结合生成不易分解的草酸钙,影响钙吸收,所以蔬菜和钙最好分开吃。
3.减少食盐的摄入量
肾脏每天会将过多的钠随尿液排出到体外,每排泄1000mg的钠,同时损耗大约26mg的钙。所以,人体需要排掉的钠越多,钙的消耗也就越大,最终必然会影响骨骼健康。所以适当减少盐的摄入量就等于多补钙。
4、适宜的优质蛋白质可以提高钙的吸收率。
5、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钙的吸收,有利于钙质在骨骼的沉淀,促进骨生长,所以建议在补钙的同时,应进行适量的运动,多做一些负重性、跳跃性运动以及跑步和大步走,这样对钙的吸收、促进骨骼健康都很有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