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成长到6个月~6岁时,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球蛋白和其他营养物质逐步消耗殆尽,自身免疫系统又尚未完善,处于生理上的"免疫功能不全期"。
这个时期的宝宝,由于免疫力低下,很容易收到病菌侵害,有些宝宝体质不好,遇到天气变化就容易生病。如果反复食用药物及抗生素,又会使胃肠道有益菌群遭到破坏,进一步降低宝宝免疫力,进入恶性循环。
其中,宝宝出生时,断奶时,上幼儿园时的三个时期尤其容易生病,2岁的孩子每年可能感冒8~10次,到了幼儿园里甚至每个月都有1~2次感冒。
很多家长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免疫力低下,或者怀疑孩子一定缺什么营养素。其实,多数还是跟孩子本身的免疫力还不够完善有关系,有的孩子受遗传等影响,更容易遭到感冒病毒的侵袭。
普通感冒属于自愈性,不需要治疗,但是病情严重者需要及时就医。
流感比普通感冒具有威胁性,症状也更明显,严重的甚至会致命,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通过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患流感的几率,适量的运动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免疫力,减少到环境封闭人口密集的地方,降低患感冒的机会。
如何提高孩子免疫力
很多家长迫切希望能够提高孩子的免疫力,尤其希望通过食物或药物来改善。其实,孩子的免疫力的提高需要有个过程,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逐步提高宝宝免疫力。
坚持母乳喂养
宝宝出生以后母乳喂养,母乳中的抗体或免疫活性物质有利于提高宝宝免疫力,6个月以内可纯母乳喂养,6个月以后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,有条件可继续母乳喂养宝宝2岁以后。
定期接种疫苗
定期接种疫苗可以刺激宝宝自身产生抗体,抵抗外界病毒的入侵。
充足的睡眠
对于出生不久的宝宝,好的睡眠是宝宝身体快速发育的基础。6个月后逐渐给孩子断夜奶,培养孩子睡整觉的习惯大概睡8-10小时左右。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宝宝的抵抗力。
合理添加辅食
循序渐进,从少到多,从细到粗合理添加辅食,保证饮食均衡,营养全面,有利于维护免疫功能。
缺乏蛋白质、铁、锌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D、维生素C等都可能会影响到免疫力,此外孩子辅食喂养不当或生病、服用药物等,破坏肠道菌群,也会影响孩子的抵抗力。
对于6个月以上的孩子,注意奶类、肉类、蛋类、贝类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的摄入。必要时,可以给宝宝补充一些复合的营养素,来预防微量营养素的缺乏;补充益生菌,来平衡孩子的肠道菌群。
适量的运动有利于提高免疫力。而减少到环境封闭人口密集的地方,也可以减少得感冒的机会。